大S因流感离世:别让“普通感冒”的错觉,错过挽救生命的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!
2025年2月2日,48岁的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(大S)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猝然离世。消息一出,全网震惊。这个曾以“杂草杉菜”的倔强形象深入人心的女星,最终败给了看似“普通”的流感病毒。她的离世不仅是一场娱乐圈的悲歌,更是一堂血淋淋的公共卫生课——流感并发症的致命性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。
一、48小时生死实录: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的重要性
大S的最后时光是令人心碎的倒计时:
1月29日,她带病前往日本,此时咳嗽、哮喘等症状已经初步显现。在这个阶段,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到流感的严重性,及时采取措施,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。
1月31日,病情迅速恶化,深夜就医后被确诊为甲型流感。此时,就进入了关键的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。然而,在这期间大S辗转多家医院,遗憾地错过了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期。
2月2日清晨,肺炎引发的多器官衰竭夺走了她的生命。
这里面存在几个致命的转折点:
大S本身患有癫痫、心脏二尖瓣脱垂等基础疾病,这使得她的免疫力较为脆弱。
在跨国就医的过程中,面临着诸多困境。语言障碍导致沟通不畅,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;分级诊疗的延误使得治疗不能及时进行;而且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的短缺,也对治疗产生了不利影响。
更为严重的是,最初对病情的误判,把流感当作普通感冒,还泡温泉试图缓解症状,这无疑加速了病情的恶化。
二、流感≠感冒:高危人群与致命并发症需高度警惕
流感病毒绝不是普通的感冒病毒,它更像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手。对于一些特定的高危人群来说,其危险性极高。
慢性病患者(如心脏病、哮喘、糖尿病患者),他们的身体机能本身就比较脆弱,一旦感染流感,身体的防御系统很容易被击破。
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时期,需要为胎儿提供营养和保护,感染流感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。
65岁以上的老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,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,难以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。
肥胖者(BMI≥30,ICU风险增加2.3倍)也是高危人群之一。
流感可能引发的致命并发症有很多。肺炎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,包括原发病毒性肺炎和继发细菌性肺炎,病死率高达6 - 7%,对于重症患者,也就是进入ICU的患者来说,病死率更是攀升到25%。心肌炎、脑炎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也不容忽视。此外,还可能引发“细胞因子风暴”,这是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,会对健康组织造成破坏。
当出现高热3天不退、呼吸频率大于30次/分、血氧饱和度小于93%、咳脓痰、胸痛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时,这可能就是流感转为重症的信号,必须高度警惕。
三、医生紧急呼吁:抓住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的具体措施
医生们迫切地呼吁大众要重视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:
首先,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,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其保护率可达40 - 60%。这就像是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衣,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。
其次,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。奥司他韦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,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使用,药物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复制,减轻症状,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。对于重症患者,即使超过了48小时,使用抗病毒药物仍然是有效的。
另外,对于高危人群而言,如果出现了流感症状,必须立即就医,不能“硬扛”。这是因为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,病情发展迅速,延误就医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对于跨国旅行者来说,提前准备好当地医院的清单以及医疗翻译服务也是非常必要的。这可以避免在国外就医时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,确保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治疗。
同时,我们要破除一些关于流感的误区:
很多人认为“吃药退烧就是治愈”,这是错误的观念。流感的治疗需要完整的5天疗程,仅仅退烧并不代表流感已经治愈。
还有人觉得“年轻人免疫力强”就可以轻视流感,实际上,年轻人由于熬夜、压力等因素,免疫力会下降,也可能成为流感的“隐形高危”人群。
四、大S用生命警示:比病毒更致命的是忽视
大S的离世撕开了社会在流感应对方面存在的几大痛点。
一方面,大众对健康的认知存在断层。有数据显示,57%的公众仍然认为“流感就是严重感冒”,这种错误的认知可能导致对流感的轻视,从而延误治疗。
另一方面,跨国医疗存在盲区。据统计,60%的游客在境外身体不适时选择“回国再治”,这可能会错过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,导致病情恶化。
此外,日本奥司他韦的短缺暴露了全球供应链危机。这提醒我们不仅要重视流感的治疗,也要关注药物的储备和供应链管理。
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为预防流感做出自己的贡献。我们可以学习“危险三角区”自检法,也就是关注发热、呼吸、血氧这三个方面的情况。家庭药箱中常备指夹式血氧仪,以便随时检测血氧饱和度。积极转发科普知识,破除“扛病文化”,让更多的人了解流感的真相。
五、生命没有侥幸,预防胜过抢救
大S曾笑言“我是打不倒的杂草”,但病毒不会因坚强而留情。这个冬天,让我们以她的故事为鉴:
高危人群:你的一次体检,可能挽救生命
健康人群:你的一针疫苗,是在保护整个社区
所有人:你的一次转发,或许能阻止下一个悲剧
中医食疗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中医食疗养生知识、健康饮食疗法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,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。